之前介紹了十本理財必讀繪本,從收入,節省,消費,貢獻等四面向分類介紹。有新手爸媽反應,若對教孩子理財完全無基礎,仍然有困難,且分散好幾本。套繪本,孩子4歲以上就可以學,簡單,有系統,完整教財商四基礎“賺,存,花,捐”。
大一點,可以自讀的孩子也很適合,比起艱深的理財書,這套繪本很淺顯易懂,又涵蓋完整基礎觀念,國小階段的孩子都很適合。
這是一套出版社繪書Moneybunnies(賺錢!保存!花錢!給它!),現出版了中文版本,非常適合家有小小孩的家長。
簡介
故事簡介
在兔子國,胡蘿蔔就是金錢,用胡蘿蔔帶孩子認識關於“金錢”的四件事情,“賺錢,花錢,存錢,捐款錢”,透過故事帶孩子理解“金錢”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。
作者/繪者簡介
辛德絲曾長期為英國《格拉斯哥先驅報》創作社會諷刺漫畫專欄《掃帚法》,也為許多兒童刊物,商業廣告及國際知名媒體如英國《衛報》與加拿大廣播公司等她的作品曾獲世界報紙設計協會,加拿大國家報紙獎等雙重肯定。現今居住在加拿大多倫多。
特別是2007-2008年的金融危機,作者註意到大量關於教育孩子金錢本質的文章。這也讓作者回想起童年對金錢的誤解。
因此,作者進行了一些研究,發現很少關於兒童基本金融知識的書籍。因此,專注於創作一系列兒童讀物,以幫助兒童駕馭金錢的世界。
繪本特色
繪本重點
理財力,從小就要學
作者認為,如果孩子們小時候不掌握這些想法,他們很快就會像迷路小孩,茫茫然。尤其是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更加艱難的世界中,房屋價格過高,尋找工作的機會變少,數字變得更加複雜,運轉速度加快的世界。
透過此套繪本,幽默和彩色插圖可以輕易教導理財觀念,更進一步發展成一種更高的意識與品格教養,這有助於影響孩子們一生的價值觀。目標不只是財富,目標是幸福。真正的富足,不是只有指金錢,而是金錢+心靈。
作者投身入兒童理財研究,與我歷程雷同,也是因為發現我們大人很熱衷於學“理財”,卻忽略了,其實“理財力,從小就要學。”,所以開始一連串的研究,開始本身有所作為。
我也非常認同作者的觀念,真正的富足,不是只有金錢,而是金錢+心靈。如同我成為孩子的理財力教練,最終目的希望與更多父母一起培育我們的下一代,「讓孩子富足一生」。富足不是只有錢,還有心靈上的心滿意足。
更多延伸運用
除了繪本共讀外,更可以帶孩子一連串從生活中主題學習。
《小兔子學賺錢》

共讀重點:
但是,還要努力練習歌唱才行。這本書除了教導如何賺錢外,還傳達了一個非常好的觀念,上課學習要付錢,雖然看似花錢,但其實是一種投資。
股神巴菲特:“。最好的投資,投資就是自己”孩子從小有這觀念,有助於未來判斷“價值”的能力,而不是只看表面“價格”。
延伸運用
- 設定自己的夢想計畫:父母協助孩子一步步完成目標夢想。
- 學習如何賺錢:父母可以自己設計幫忙洗車,按摩10分鐘,....等,讓孩子有機會體驗“打工賺錢”,賺錢不容易。
《小兔子學存錢》

共讀重點:
哈妮是個貼心的小兔子,會幫忙照顧弟弟弟弟妹妹,但是他們好吵啊,哈妮好想要有自己的房子,在裡面好好放鬆。
帶孩子嘗試基礎的節約規劃,也適時獎勵,讓孩子們體會“延遲享受”帶來的好處,培養出紀律與耐心。
延伸運用
- 分離帳戶的使用方式:節省,消費,公益,每次拿到錢,一定依比例劃分三個帳戶。
- 列一小段存錢目標,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也無妨:一開始設定一個月,逐步拉長,培養逐步享受的能力。
《小兔子學花錢》

共讀重點:
松尼想買玩具火箭,跳跳桿和豪華氣墊城堡,每個都想要。可是只有三根胡蘿蔔的零用錢,不可能全部都買,該怎麼選出想要,同時有能力購買的玩具?
學會取捨與選擇,是在這個專注力稀缺的時代,很需要的能力。讓孩子提早面對自己內心的小劇場,每次的掙扎與對話,都是最好的學習經驗。
延伸運用
- 學記帳,紀錄支出,重置想要與需要。
- 逛賣場,列購物清單。
《小兔子學捐錢》

共讀重點:
恰好能當超級英雄拯救世界,不過現實世界不需要英雄來打怪。奶奶恰恰米可以先幫肚子餓的熊蜂們找食物,於是他改變計畫。
帶孩子了解可以先從眼前著手,據稱自己能力可以做些什麼,並感受得到帶來的快樂。雖然要孩子量力而為,但也千萬不要不要小看了孩子的夢想,適時引導,讓孩子知道,小小孩,也能很有影響力!
延伸運用
體會自己有能力可以貢獻社會,感受自己的價值。
- 捐獻可以是金錢,時間,才能。
- 帶孩子實際做一次。
作者延伸設計實際運用


作者在自己的網站上,設計了很多讓家長老師可以列印下來運用的小教材,可以著色小兔子,有興趣的可以自己逛逛網站,帶孩子一邊運用實際的小兔子圖案來學理財,更增添樂趣。https://www.moneybunnies.com/parentsteachers-1
好書推薦
直播影片-如何用兒童財商繪本教親子理財
影片重點:
09:05 如何帶孩子用「三隻小豬存錢筒」存錢。
10:00 孩子超級喜愛的「保險箱存錢筒」。
14:00 用乒乓球小遊戲,帶小孩分辨「想要」與「需要」。